大流量激光尘埃粒子计数器的校准需遵循严谨流程,以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。结合KQ-4011大流量28.3L台式激光尘埃粒子计数器的特性,其校准具体流程如下:
1. 校准前准备:首先,选择具备资质的校准机构,如仪器生产厂家或通过国家认可委(CNAS)认可的第三方计量机构。校准人员需检查计数器外观是否有损坏,确认仪器型号、编号等信息,并准备好校准所需的标准粒子发生器、流量校准装置、温湿度计等设备,同时确保校准环境的温湿度、洁净度等条件符合仪器校准要求,一般温度控制在20℃ - 25℃,相对湿度在40% - 60% ,且在洁净室内进行,防止外界粒子干扰校准结果。
2. 外观及功能检查:仔细检查KQ-4011的全304不锈钢机身是否有划痕、变形,7英寸高清大屏显示是否正常,触摸屏操作是否灵敏,各功能按键是否能正常响应。开启仪器,检查数据存储、导出功能,如20000组大容量数据存储及U盘一键导出PDF文件功能是否正常,确保人机交互界面操作流畅,400个房间点位预设、20位用户管理等功能运行无异常。
3. 流量校准:使用高精度的流量校准装置,将其与KQ-4011的采样入口连接。KQ-4011具有28.3L的大流量采样功能,设置仪器分别运行在不同流量档位,读取并记录仪器显示的流量值。对比标准流量值与仪器显示值,若偏差超出±5%的允许范围(以KQ-4011为例),通过仪器内置的流量调节功能,利用流量传感器与智能算法实现的流量实时自调节系统,对流量进行校准,直至仪器显示流量与标准流量的误差在规定范围内。
4. 粒径检测校准:利用标准粒子发生器产生已知粒径和浓度的标准粒子,如0.1um、0.5um、5um等不同粒径档(KQ-4011可检测至0.1um)。将标准粒子引入计数器的检测区域,KQ-4011基于光散射原理和光电传感技术对粒子进行计数。记录仪器对不同粒径标准粒子的计数结果,与标准粒子的实际浓度和粒径进行比对。若粒径分布误差超过±20%,或浓度示值误差在0.5μm粒径下超过±20%FS(以KQ-4011技术参数为例),则需对仪器的光学检测系统和信号处理系统进行调整和校准,确保对各粒径粒子的检测准确无误。
5. 激光光源校准:KQ-4011配备10年长寿命进口半导体激光二极管,这是检测的核心部件。使用专业的光功率计测量激光二极管的输出功率,若功率下降超出规定范围,或激光波长发生偏移,会影响粒子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。此时需对激光二极管进行校准或调整,必要时按照厂家要求进行更换(需每年标定),校准后再次验证激光光源的性能,确保其稳定可靠。
6. 数据准确性验证:完成上述校准步骤后,再次对仪器进行全面测试。使用不同浓度和粒径分布的标准粒子样本,模拟实际检测场景,对KQ-4011进行多次重复检测,检查其重复性相对误差是否<±5%(以KQ-4011为例)。同时,验证审计追踪、日志管理等功能是否正常记录校准过程和结果,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,符合FDA 21CFR PART11规范要求。
7. 出具校准证书:校准完成且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后,校准机构会出具详细的校准证书,注明校准依据、校准项目、校准结果、校准日期等信息,确认仪器在当前状态下符合校准标准,可继续投入使用。用户应妥善保存校准证书,作为仪器计量合格的重要凭证 。